有鑒於多人問同樣的一些問題,在這一併回答並且存檔供後人參考。
關於打包,很多人都會問的定番問題-----該帶什麼?
真相是,這裡人也是要生活,所以很多生活用品當地買就好,不用千里迢迢帶來,甚至有些東西在這裡買二手的,比在台灣更好用。
但有些東西我們寶島台灣還是便宜好用很多,以下列出個人喜歡從台灣帶來的東西供大家參考
建議在台灣買好帶來的東西:
++文具篇++
1. 所有膠類 (三秒膠,膠水,各種膠帶,這邊都貴僧僧。)
2. 刀片剪刀 (一樣,這邊都挺貴的)
3. 一切會需要用到的筆類和顏料
4. 電腦硬體:隨身碟,隨身硬碟
++生活用品++
1. 衛生棉(台灣的比較會吸----對不起我很直接!當年我一口氣寄了兩年份的衛生棉來....)
2. 牙刷 (個人習慣的台灣牌這邊買不到)
3. 個人習慣的日系保養品 (這邊日系保養品很稀有而且很貴,所以如果習慣用日系保養品或是化妝品的話記得買點帶來)
4. 隱形眼鏡 (我是很少在戴需求量不大,沒戴過這裡本土的牌子,價格當然也是台灣比較可愛,所以能從台灣囤點貨是好的!)
++食物篇++
待補,目前沒想到,因為基本上這邊有亞洲超市,大部份的食材都買得到。
但我必帶木耳跟乾香菇
++衣物篇++
1. 發熱衣(上身跟緊身褲的最好都要有)
有些人會想說該不該帶雨衣或雨鞋來,我是覺得不必,因為這裡雨衣比台灣好看一億倍,雨鞋這裡人不常穿...所以若想要雨衣這邊買,雨鞋也是。
像是雪鞋之類的保暖鞋,台灣是買不到的,來這裡買種類多,其實也不會太貴
冬天一定需要warm shoes(裡頭有毛的那種)不然冬天在外騎車或是行走會很想哭噢!!!
冬天大外套或是防水外套,當然也是必備的,但我不建議在台灣買,因為這裡種類多而且也不會比台灣貴,只要挑對時間買(像是打折),真的是又美又暖。
當然自己的厚外套先帶個幾件來墊墊是一定要的囉!不要真的什麼都沒帶呀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++++來之前要有的心理準備與常識++++
會突然換月台或是從中間斷開的火車
荷蘭的火車很隨性,很常突然誤點或是換月台,這時候就要雙眼睜亮耳朵打開,一看人潮方向不對就要趕緊問身邊的人,通常大家都會很親切告訴你是怎麼回事要去哪裡搭車。
從中間斷開的火車意思是,同一個數字月台會有a b 側
比方說5a月台跟5b月台,其實都是第五月台,只是一頭一尾而已,所以若你得在5a搭車,就不要覺得都是同一列車在哪上都沒關係,因為若你的目的地超過某個交叉口,車廂會在交叉口變成兩列車開往不同方向,沒坐在對的車廂裡的你,就會被送到遙遠的彼方。
要查火車請看 http://www.ns.nl/
商店開門時間
這裡商店大概早上十點多開到晚上五六點,超市會開晚點,有些AH會開到晚上十點,一開始不習慣半夜買不到東西會有點痛苦,但久了就會配合商店營業時間去購物。
之前週日幾乎是沒什麼商店會開,近年荷蘭也要拼經濟了法規有改,週日漸漸也有商店開。
***上文中提到的AH,為這邊較為普遍的超市,當然還有其他超市如Jumbo或是LIDL等等,超市專文日後待補。
荷蘭人性格
直接,沒在跟你客氣,凡事講求清楚明白。
當然也可以想成是有點粗魯和沒禮貌,但我至今遇到的荷蘭人都相當友善,給我相當多幫助跟溫暖,所以真的是因人而異....也可能是我神經太大條哈哈哈哈。
我本人也是口無遮攔地大開許多黑色玩笑,所以還滿能適應荷蘭人說話風格的。
火車打折卡與博物館卡
這裡的大眾運輸,是台灣的好幾倍貴,不過歐洲整體而言大眾運輸都比台灣貴很多,倒也是不奇怪,這裡大家都習慣騎腳踏車,能騎到的距離就絕對不坐大眾,腳踏車道非常發達。
這麼貴的大眾運輸,就需要火車打折卡,這裡稱作OV chip card.
很像台灣的悠遊卡,有分兩種:
1. 單純的一張儲值卡(不記名) - 沒啥特殊,火車站就可以買,沒有任何折扣。
2. 火車打折卡 - 要在荷鐵網站上申請,年繳固定的卡費,就能享有車費六折等等優惠,也可以追加其他功能,比如說多加點錢可以週末免費搭乘,這些得自己在他的網站上研究。
這張卡若要取消,還得用郵寄的方式,由於我還沒取消所以還不知道細節狀況,但我相信網路上查得到心得文。
申請火車打折卡有些步驟....大家自己姑狗一下吧不然我真的打不完了!
郵政服務還是台灣好
還記得在台灣收包裹,如果你不在,郵差還會打給你,跟你約你會在家的時間,這邊的郵差沒這麼專業,不在家就是收不到,他會留一張單子在你信箱裡,告知你他下次來的時間或是可以上網預約你會在家的時間,這時你也許會覺得,可以上網預約很好呀,就可以約你會在家的時間。
但,是,呢~~~ 比方說你約早上8點到12點這個區段好了,他不見得會這個區段來呀!他有可能會12:30才到! 一切都非常不確定,若是你當天剛好很忙,沒辦法被耽誤的話就會很傷腦筋。
如果兩次他來了你都不在,就會被扣留在說近不近說遠不遠的郵局裡,也可能會就這樣直接被遣返回去。
所以如果有海運東西到家裡的話,最好能姑好大概什麼時候會寄到,好好在家裡守著,海運通常都會比較重,若要自己去郵局領取應該會想哭哭。
厲害的二手商店與市集
在台灣,我們對二手貨的概念充其量不過就是舊貨而已,但在這,二手市集根本是寶庫,可以挖到大師級的設計絕版逸品,或是有年代歷史意義的古董,然後價格很常都是幾cent或是幾歐就打發的超低價。
二手貨其實也是很多類別,有專賣二手衣的市集Vintage per kilo,裡頭一大票文青看了會瞬間高潮的復古洋裝毛衣外套鞋子包包,全都秤斤賣,但size完全是命運機會,有緣分才會找到你的size,裡頭也不乏些名牌的老衣服,喜歡古著風的人請務必朝聖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++++常見問題Q&A++++
找房問題
我知道這問題真的最惱人最揪心而且最想來之前搞定,但說真的人不在這很難找,畢竟要房東把房子租給一個素昧謀面的外國人,連居留證都還沒拿到,實在是太強人所難,所以除非是接手熟人的房子,房東信得過介紹人,不然真的很難。
但是就多看多找,善用臉書上台灣人或是當地找房的社團,還有就是
http://bbs.gogodutch.com/forum-96-1.html
神論壇gogo dutch,沒事想找房或是找車搬家找二手家用品腳踏車等,先上來看看。
當然有些荷蘭的網站也可以達到一樣的事,但我就是喜歡看中文呀!哪怕是簡體!
有些人會怕被騙,但在這網站上,我目前都是遇到很好很親切誠信的人們。
好用的FB設團:
Eindhoven 臺灣同學會
housingDAE
台灣人在歐洲 Taiwanese in Europe
台灣人在荷蘭!
腳踏車問題
這裡失竊律高 - 雖然我沒被偷過...因為我騎的是小孩車
但好車通常鎖兩個鎖是基本
手機問題
我一開始是先去手機店買預付卡,其實哪一家都差不多選個喜歡的就好,後來發現預付卡根本就到處都有賣....根本不用特別去手機店買,但去手機店的好處是,一開始設定都是荷蘭文店員可以幫你。
之後我就辦門號了,至於門號怎麼辦....這就不贅述。
開戶問題
去年寫過了~開過去的文章找找吧!
市政廳註冊問題
來了之後要帶:
1. 在學證明
2. 租屋契約
3. 護照
(其實我帶了更多其它在台灣申請的文件去,但他很多都不用看)
可以參考這篇
http://dearinholland.blogspot.nl/2012/09/dae2012.html
去市政廳註冊說你來了,他會給你一組很重要的數字,叫做BSN number
有點類似你的病例號碼,之後辦很多東西都會需要這串數字,偏偏他是寫在一張很不起眼的小紙頭上,這紙頭你還得特別去市政廳申請,因為一開始開戶還沒有BSN number,銀行會要你日後補上。
*市政廳需要先預約才能去,至於怎麼預約,可以問學校的人
總結一下這些繁雜瑣事,來這之後我辦事的順序是這樣:
1.先辦手機預付卡
2.跟學校申請在學證明(銀行開戶與市政廳註冊用)
3.房屋簽約
4.市政府註冊
大概是這樣!
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
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
Contextual Design 到底是在教什麼
有鑒於真的太多人詢問此問題,寫一篇文章一起回應。
(學校網站上的教學內容有寫跟沒寫一樣)
什麼是contextual design?
凡是中文體系出身的我們對於contextual都是很陌生的,因為中文裡並沒有一個詞可以體現contextual這個字的意思。
若從context來說,是內容的意思,字面上翻譯contextual就是承先啟後。
其實講到這,不要說你還是不懂,我也不懂呀!
所以我打算放棄用字面解釋,直接用我理解的contextual design來解釋了!
一句話總結我在這學到的東西(或是說被教育的)就是:
『contextual design是在教你以設計師的角色建築一個屬於你的世界觀,價值觀,哲學觀,社會觀,甚至小至生活感情觀,然後用充滿自己色彩的設計去講所有你想講的事情。』
教學方法
每週跟老師討論(就個人進度你也可以不出席,但出席率太低老師也會把你給當掉。)
課程結構
總共兩年,一年三個學期,一個學期有兩次發表,一期中一期末。
一年級前兩個學期,會有數量不等的,mentor(也就是老師)分配給所有學生,期中都是進度檢查,讓你知道自己方向如何要怎麼修正,而期末他們會直接決定你過了還是被fail。
fail第一次的人,有機會可以redo,redo不過就會掰了。
redo過了,若下學期末又被fail一次,那也是掰了。
(以往其實更嚴格,現在有人兩次fail轉到別系繼續念,或是不知為何有被留下的都有。)
第三學期比較不一樣,會跟外面的機構合作,做比較實際的題目,但因為本系風格就是一個做夢style,所以也可以做很異想天開的東西,只要被老師喜歡,沒有什麼不可以的。
課程內容
大多都是從抽象的名詞開始,要每個人去架構自己的定義與設計過程。
基本上材料跟表現方式完全沒有設限,可以說是很自由。
老師陣容
每年都不太一樣,所以在這就不詳述,但大多是藝術家或是建築師,每學期都會安插有名設計師校友來客座,都滿有用的。
這裡老師說話很直接,不喜歡就直接說不好,不會跟你客套,但也會有打回馬槍的老師,換句話說,最後成品若是很好,中間反對的老師也會改變心意在期末給你高分。
所以不能太聽話,畢竟老師只是一個禮拜給一點建議,真正在做設計的是我們,太聽話的通常不是被罵就是被當,他們喜歡有自己想法敢大聲發表意見的人。
contextual design跟social design 有什麼不同
當然看畢業生作品有時候界限模糊,但其實兩者是很不同的。
總結來說,設計出發點(內容)與教學方法(老師帶法)不同
social design的設計都必須跟social有關
(也許是社會議題也許是人類心理生活習慣等等)
social design教學方式,我就不曉得了畢竟我沒念過。
contextual design 做出來的東西是藝術還是設計?
這就要看你怎麼定義藝術跟設計了。
老實說有些畢業生跟我同學做的東西我也覺得很像是藝術品,但在歐洲藝術跟設計的界線本來就跟我在台灣認知的不一樣。
所以對我來說,與其去想這是藝術還是設計,倒不如去想怎麼把自己想表達的事情表達更好,自然作品就會產出了,基本上好東西老師會認同,在這不用管量產或是實際的問題,他們要的是概念,是美麗的夢。
contextual design 的出路是?
說真的,這題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...設計師?藝術家?老師?賣豆花?
(老實說想幹什麼就去幹什麼呀~)
真心建議來之前就有明確的目標跟自己想學習什麼事,這個系可以幫助你探索自己與深度思考,但沒有那種畢業直接進入某設計公司或是大紅大紫的保證。
很多畢業生是自己開studio
(念此系的人很多個人特質很強烈,比較適合獨立或是跟志同道合的合作。)
訂閱:
文章 (Atom)